• 辨别太极拳和太极操的一个直观方法

    拳法秘籍辨别太极拳和太极操的一个直观方法

    当前打太极拳的人很多,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有男有女,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练竞赛套路的,有练传统套路的等等,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在练太极拳。不错,从太极拳的大概念来讲,是属于太极拳的范畴,但是,严格地讲,这里面有区分的,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先不谈是竞赛套路与传统套路的区别,也不谈传统套路中各种流派的区别,只谈谈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与太极操最大的区别是:太极拳不动手,太极操动手...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轻在太极拳劲力中的涵义-庄玉明

    拳法秘籍轻在太极拳劲力中的涵义-庄玉明

    轻,是太极拳劲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近代和当代的先哲先贤、名师大家的传拳授艺中,都强调“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运用。 “轻”,在太极拳劲力运用的体现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在习练者三型五法,尤其步法、腿法以及推手等的培训上,一开始就要注重轻起轻落,点起点落,慢升徐降,手如抽丝,足似猫行,给人以出手不凡、投足惊人之感。否则日久天长,待“双重”产生,或重而拙笨、重而迟滞...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走劲-雷生霖

    拳法秘籍走劲-雷生霖

    今天一个拳友来交流,说自己不会推手只会走劲 !我觉得奇怪,走劲比推手的境界高哦! 拳架是太极拳练习中自我调整的方法,推手是太极拳练习中两人相互帮忙调整的方法,走劲是太极拳练习中两个人相互检验的方法。于是搭手走劲,沾连粘随,舍己从人,敷盖对吞起来,可惜!于是告诉他:走劲意气随,手眼身如一, 劲走步不动 ,步动劲不齐...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走出练太极拳长寿的误区-郑新龙

    拳法秘籍走出练太极拳长寿的误区-郑新龙

    大家发现:虽然练太极拳的长寿老人的很多,但也有一部分人并不长寿,为什么呢? 首先,真正的太极拳应当是内外兼修的,而很多人是练外不练内,只练个臭皮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拳架打得很熟练,也能每天坚持,但是经常一脸严肃,看似认真实是紧张;有些人练拳时咬牙切齿、挥拳顿脚,浑身一点不放松;更有些人练了很多年,依然脾气大爱发火,这些人拳练得再多也只是活动了筋骨。 大家知道,长寿老人的最大特征是性格乐观开朗...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谈谈太极拳推手的化与打-高子良

    拳法秘籍谈谈太极拳推手的化与打-高子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兴起,陈,杨,吴,孙,等各类太极拳,不仅受到国内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而且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然而,在广大爱好者中,知太极拳健身功能者多,研究其攻防意识者少,能够将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技击方法运用自如者少之又少。 笔者演练太极拳多年,主要是师从辽宁太极名家曲庭文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谈谈几大关节放松的方法

    拳法秘籍谈谈几大关节放松的方法

    顶头悬:将颈部肌肉放松,颈椎自然舒直,头部因为肌肉舒松开而自然坐于颈椎上。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找到那个可以让头做到脖子这个架子上,扒掉舍掉脖子上的肌肉。 在做不到真正的顶头悬之前,脖子很容易僵硬,在体会到脖子僵硬的时候放松肌肉,摆正头颅,利用地球引力,把头放在颈椎这个架子上。有这么个位置,可以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找到这个位置。 要点:头颅放正,此时眼睛平视...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调和身心练太极 增进健康益延年-道云龙

    拳法秘籍调和身心练太极 增进健康益延年-道云龙

    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健身者的青睐。习练太极拳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透过经久不衰的“太极拳热”,我们看到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渴望。健身意识的增强,传统国粹的发扬是大好事。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正确练习太极拳才能增进健康,如果方法不当,则反而会损害健康,更不一定长寿。现在许多习练者都停留在模仿套路动作的层面上,而太极拳的功理...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读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有感-邓一琳

    拳法秘籍读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有感-邓一琳

    我最近在学习赵幼斌先生的《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一文。赵先生的文章写得精辟,读后深有感触。我现在就我习拳十五载时对赵先生讲解的感悟,写出来和大家共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何为“十八在诀”? “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字...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读太极拳体用表解8226探讨丹田-黄天赐

    《太极拳 体用表解》是杨露蝉宗师曾孙杨振铭(守中)于1961年在香港订正发表的文献。《太极 拳体用表解》主要分为“原理”及“应用”两部份。本文以《表解》简称之。 《表解》中:太极拳之“原理主旨”是: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宜内敛,气宜鼓荡。” 首先是以“气”为主旨。“气”之运行在内,中医理论的“气”是与时辰相连相应,循经脉系统走向而运行。可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 “正气运行,各终真目...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试说少林派太祖门

    拳法秘籍试说少林派太祖门

    据传人讲,“太祖门”称呼是宋太宗御赐的,原称少林派“通背门”。其鼻祖生于晚唐,自幼读书习武,那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其青少年时便有扶困济危、保境安民的志向,便投奔少林寺做俗家。原本想很快学成绝艺回乡实现抱负,谁知越学越深,三五年过去,“八势”诀才初见端倪,索性落发为武僧,承先辈高僧之精华,先后独创了“肾力丹田功”、短打“二十四势”、“掌”功碎石、“爪”功入骨,且配秘方熏洗,手不变形,皮不粗糙...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试论杨澄甫式太极魂-王书平

    拳法秘籍试论杨澄甫式太极魂-王书平

    杨澄甫式太极拳作为杨式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熟悉和信赖。学练者随处可见,然而有的人打“硬拳”,缺陷、凹凸、断势、僵硬笨拙;有的人打“滑拳”,少气、无力、无神。殊不知他们已经丢了太极魂,或者说原本就没有魂。正所谓,有魂则拳存,无魂则拳亡。 一、杨澄甫式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 杨澄甫式太极拳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当年,杨式太极拳鼻祖杨露禅称霸武林,被称为“杨无敌”...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试论太极拳的内气结构及其调整-张光燄

    拳法秘籍试论太极拳的内气结构及其调整-张光燄

    太极拳是道家创编的内功力拳。拳是招式、是技法,是应用,而本体却是内功。内功的本体是内气,而内劲则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法则从筋骨通出的内气。内劲是内气的应用。本文想从训练的角度谈谈什么是内气,结构怎样及其运行的法则,以期为太极拳养生和步入太极拳之门做贡献。 一、内气是精、气、神、意的化生物质 其结构是先天真气与后天真气的聚合 内气,医家认为是做胎时父母给予的初始元气。笔者认为,初始元气只是内气的根本...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论混元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效果

    拳法秘籍论混元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效果

    本文作者:文治禄 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一代太极宗师、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武林百杰之首——冯志强(以下简称冯老)先生所创。实践证明,混元太极拳养生健身效果好、见效快,对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缓冲压力,缓解大脑疲劳,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增强血管弹性,增强心脏和免疫系统功能等均有积极的疗效。 一、混元太极拳简介 冯老现为北京市武协、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论武当太极的技击

    拳法秘籍论武当太极的技击

    太极拳是中国以及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瑰宝。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推广太极拳,并成立了许多相应的组织,每年专程来我国学习和交流比赛拳艺的人日益增多。 太极拳在增进我国和国家人民友好往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继“乒乓”外交以来的又一大体育外交项目。真可谓“太极友谊传天下”。 太极拳的特点即适合老弱病残演练强身健体...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论杨式太极拳之内劲-梁凯明

    拳法秘籍论杨式太极拳之内劲-梁凯明

    “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孙禄堂著《太极拳学》)。太极拳要求“运劲如百炼钢”和“运劲如抽丝”。对太极内劲的练习,需要严格按照整体柔顺,均匀放松,去除拙力的要领去进行。不然,如《太极拳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最终习之还是难解其意。故至今日,提及太极内劲,众说纷纭,其中有的说法相互抵触,甚至怀疑其真。本人对照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和老前辈的心得与笔者的体悟,就此抛砖引玉...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