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拳法秘籍 - 解析立如平准与立如秤准-庞大明 拳法秘籍

解析立如平准与立如秤准-庞大明

2024-12-20 拳法秘籍 0人已围观

简介王宗岳《太极拳 论》,《杨班侯太极 拳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中都载有“立如平准” 这句话。近些年来有人将“立如平准”改写成“立 如秤准”,并说是出自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这种说法是以讹传讹。王宗岳《太极拳论》上写 的是“立如平准”,这有其最早出处一一李亦 畲的“老三本”影印件为证。 “立如平准”是太极拳练功时的一个重要 环节。一般不是言传身教,只是看看拳谱,是很 难理解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杨班侯太极拳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中都载有“立如平准” 这句话。近些年来有人将“立如平准”改写成“立 如秤准”,并说是出自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这种说法是以讹传讹。王宗岳《太极拳论》上写 的是“立如平准”,这有其最早出处一一李亦 畲的“老三本”影印件为证。

“立如平准”是太极拳练功时的一个重要 环节。一般不是言传身教,只是看看拳谱,是很 难理解的,更不可能将此运用到太极拳行功中。

练习太极拳要想做到“立如平准”,首先要 准确地理解“立如平准”的作用。要理解“立如 平准”的作用,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平准”。

有人将“平准”解释为“天平”或“秤”,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天平”和“秤”都属 于度量衡的范畴,是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 轻重的器具,而“平准”则是用于测定物体平 直的器具,两种工具的用途风马牛不相及。

《说文》对“准”的解释为:“準,平也。 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 莫平于水,水平谓之準”〖准本为準的俗字,现 为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準字有别。

了解了 “平准”与“天平”、“秤”的区别后, 也就不难理解“立如平准”在太极拳中的含义了。 为了使太极拳的爱好者加深对“平准” 一词 的认识,下面就将“平准”既是一种工具名称, 又是古代官府平抑市场物价的一个机构和官职名 称,还是太极拳行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的三部分内 容加以说明:

一、平准是古代工匠测定平直的一种器具

文献中对平准记载的有:《吕氏春秋,分职》: “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 直必以准绳”;《管子“乘马》:“因天材,就 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汉陆贾《新语,道基》:“故圣人防乱以经艺, 工正曲以准绳”;《史记“夏本纪》:“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 九泽,度九山”;《庄子“天道篇》:“平中准, 大匠取法焉”;《前汉,律历志》:“绳直生准。 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平准在古时是工匠用于测定平、直面的主 要工具。如木匠常用的墨斗(图1、图2〉、拐 尺(图3〉;瓦匠的吊准、靠尺(图4〉等。



木匠用的墨斗上有准、准绳(准线〉、 墨斗(墨池〗、绳轴等组成。木匠在做活 的时候都会用墨斗在木头上先崩上墨线, 然后再根据需要或使用锯、或使用斧、 或使用锛,但都要依照墨线为准,不可 逾越。过去木匠离了准线是不能干活的。 拐尺是木匠用于测定横平竖直和拐角是 否规矩的主要工具。拐尺是由长短不同 的两块木尺组成,.短的一般是测平用, 称之为“平”,长的用于测物体垂直用, 称之为“准”,拐角是用于测物体的拐角度。

瓦匠用的吊准是由准提、准绳、准三部分组成。“准提”的作用主要是缠绕绳子用,其次是在使用时便于抓 I拿;“准绳”常用棉绳或麻绳制成;“准”过去一般都是在工地上随意找一 块小砖头或小石头,现在常使用金属做成椎体 形,“准”又常常被称为“坠”。瓦匠在砌墙时, 常将准从上放下来,用准绳测试墙砌的是否正 直。靠尺是由宽木板、墨线、吊准三部分组成。 瓦匠在抹墙时,常用靠尺靠测墙是否抹得平正。 瓦匠也使用拐尺测量墙的拐角是否合度。

二、“平准”是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机构和官 职名称

平准是古代官府运用商品物价高的时候向 外抛售、物价低时候收买的方式,以平抑物价, 稳定市场所釆用的一种经济措施。笔者认为, 这是对“平准” 一词原意的一种引申。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桑弘羊在京师长 安专设机构,执行平准业务。《史记“平准书》 载:“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 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 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 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 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史记“平准书》索隐: “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以均天下郡国转贩, 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贵贱相继归于京都,故 命曰平准”。后又于太初元年(前104〉扩充大 农令机构,改称大司农,并在其下设立平准令丞, 专司其事。设置平准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要防止 私商操纵市场,从而稳定物价。在桑弘羊之后 100年,王莽实行的所谓“市平”,基本上是沿 着这个方向发展出来的。唐代刘晏也曾运用平 准思想以“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北 宋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事实上是平准的变形。 随着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明以后大规 模的官营平准机构未再出现。顺便提及,因为 上述这段历史,到了清末,“经济学”曾被称 为“平准学”。、

三、平准是太极拳行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古代官府根据“平准”的含义,设置平抑 物价的机构,设置平准令官^1。太极拳在形成 与发展过程中,也将“平准”的概念移植到太 极拳行工中,使之成为太极拳的1个重要 环节和内容。

在学习太极拳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理解“平 准”,是不可能掌握太极拳真谛的。把“平准” 解释为“天平”或者“秤”,这种误解,直接 影响到太极拳行工的方向。

“平准”与“天平”和“秤”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平准”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天 平”和“秤”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过去“秤” 是横着用的,为何把“秤”立起来呢?想像不

出“秤”立成什么样子才能称为准。将“平准” 误解为“天平”或者“秤”,是无论如何也不 会弄明白拳谱中的“立如平准”真实含义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立如平准, 活似车轮。偏重则随,双重则滞”。

《杨班侯太极拳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中 记载:“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 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 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有准顶头悬, 腰之根下株尾闾至囟门也。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平转。变化取分毫, 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

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 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合则放发去,不必凌霄箭。涵养有多少, 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

杨式太极拳架,亦称为四平两准拳架,简 称四平架。“四平:既两脚即平之根基也;腰 即平之根株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两囟门 即平顶头悬也。两准:既有准足稳,腰之根下 株尾闾至腿之根下基足踵也;有准顶头悬,腰 之根下株尾闾至囟门也”。

“平准”是太极拳行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步入太极拳殿堂的第一道门槛。

’在太极拳行工中,只有“立如平准”才能“活 似车轮”;只有“立如平准”才能“迈步如猫行”; 只有“立如平准”才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只有“立如平准”才能“胸空腹实, 口内生精”。只有“立如平准”才能使太极文 化和武术文化完美的结合。“ 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不得师传“枉费工夫遗叹息”!

标签: 少林武功秘籍书大全武术教学视频初学者少林武功秘籍摆拳是直拳拳法招式图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