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拳式定型

    拳法秘籍论拳式定型

    太极拳博大精深。她的“博大”,在于其特有的哲学、美学、健身、养性、娱乐等功能;她的“精深”则在于其奥妙无穷的攻防技法。因此,习练太极拳者除了强身健体,休身养性的目标之外,大多希望自已在技击领域有所造诣,希望达到舍己从人 ,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后发先至,化打合一……“四两拔千斤”乃至“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效果。许多人甚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穷其一生的追求,挥洒了数十年的汗水。 但由于方法不对头...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言传身教是练好武氏太极拳的根本-朱瑶盛

    拳法秘籍言传身教是练好武氏太极拳的根本-朱瑶盛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遗叹息。——十三势行功歌 行功歌告知,习练太极拳者想要系统习练太极拳,必须入门拜师。得到师父的口授,言传身教,方可有所成就。所谓言传身教就是师父先讲拳理,用身体做出每个动作,讲一个动作做一个动作,—步一个脚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往上练,从而达到一定的境界。真义决曰:“人身即及天地...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解读太极一气-孙玉奎

    “太极 一气”是孙禄堂武学的灵魂,也是中华武学所有门派最本质、最高深的学问。 一、先圣的认识 “太极一气”是中华民族对万物本源的认识,具有辩证唯物的思想。伏羲始祖,观物取象,发明了阴阳符号和八卦图像。以后的文王等先圣诠释其词,写成《易经》。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道德经》等绝世论著,都是对“太极一气”的升华和应用。 古人所谓“道”也、“理”也、“心”也、“气”也、“体”也、“一”也、“始”也...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解读发劲的奥秘

    拳法秘籍解读发劲的奥秘

    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所有直立行走中的方便就是搏击中的不便。人在出拳攻击时的运行轨迹与对手上身平行,以l75cm身高为例,无击对手什么部位均形成自己从上肢到两足之间140cm左右的高度落差,使攻击时的反作用力要90。转个弯沿直角下降这个高度落差才能作用于两脚,攻击时发力不能以脚为根基,实际不得不以自己的身体扑过去,攻击时要保持肌肉的紧张才能不消耗能量,而这又直接影响出拳的速度...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解析立如平准与立如秤准-庞大明

    王宗岳《太极拳 论》,《杨班侯太极 拳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中都载有“立如平准” 这句话。近些年来有人将“立如平准”改写成“立 如秤准”,并说是出自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这种说法是以讹传讹。王宗岳《太极拳论》上写 的是“立如平准”,这有其最早出处一一李亦 畲的“老三本”影印件为证。 “立如平准”是太极拳练功时的一个重要 环节。一般不是言传身教,只是看看拳谱,是很 难理解的...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解密神秘的武当武学

    拳法秘籍解密神秘的武当武学

    武当武学不宜称为 “武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如同儒学、道学和佛学一样,它和武当建筑学、武当文博学、武当道学、武当道医学、武当音乐学构成武当道教文化的主体内容。 要谈武当武学,必须还原到武当道教文化中去。武当道教建筑素有“补秦皇汉武之遗,为历朝罕有;张金阙云宫之胜,亦环宇所无”之说,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外带三十九桥,自真武山、均洲城起直达天柱金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规矩

    拳法秘籍规矩

    原则: 练太极就是分阴阳。就是上下、左右、前后杠杆。就是分动静。身上一定同时有动的地方和不动的地方。就是将身体变成门轴,车轮轴。 要“分”就必须先定,定住一点。这一点一开始在丹田,后来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分。这一点就是轴。可是点,也可以是一条线。 练拳就是练力。劲是力,松是力,僵也是力。练拳就是练习使用合理的力。 大打小,快打慢,长打短,重打轻,准确打误。 练拳的核心是时间、距离、角度。时间是提速...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覃家嫡传铁掌劲功一击必杀术

    铁掌劲功,顾名思义是用铁砂练掌及特殊行功出来的一种特殊厉害掌功绝技。其掌力刚猛绝伦,绝大神力、凌厉非常;久练可使手掌坚硬似铁力重千钧重创对手,功深者可震伤对手内脏而表面无恙。打前透后,入里透内,掌功柔劲可以内气伤人,令人防不胜防。掌功柔刚劲可粉金碎石、直臂击人丈外,杀伤力极为惊人!笔者出身于武术 世家,覃姓先辈曾有5位为清代武举,幼承家传武学,其中一项即为覃家秘传铁掌劲功。功至本代...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要把骨髓洗 先从站桩起

    拳法秘籍要把骨髓洗 先从站桩起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蹲马步是站桩的一种,站桩还有很多种类。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气功入门。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上焦是指心与肺,下焦是指肝与肾...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要健康学太极

    拳法秘籍要健康学太极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近百年来,太极拳明显地向着养生保存健和医疗体育的方向发展。例如:放慢练拳的速度、降低运动的难度和强度,以及强调架式高低和运动量大小都可因人、因时而异等等,都是向健身方向倾斜。但与此同时,它依旧保持了健身、娱身、寿身、医身和防身等五大功能。“练拳炼人,拳练一生。” 拳谚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又说:“外练筋骨膜皮毛,内练意志精气神。”总之...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行功与治脏之关系

    拳法秘籍行功与治脏之关系

    凡练习武术者,不论外功内功,须以凝神固气为主,欲凝神固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祛除一切疾病不为功。治脏者,即调治内脏,使之整洁,而外邪无从侵入。然后更练习功夫,则神完气足,成功较易,收效较速。否则内疾不除,外邪易入,纵使日习不辍,非但不能望其有成,甚或受其贼害。故世人往往言习打坐者易成白痴,习吐纳者易成痨瘵,此皆未能先行调治内脏,不得其道,致外邪侵入,内疾增盛,而成种种奇病,终至不可药救也...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英雄打虎劲

    拳法秘籍英雄打虎劲

    本是传统武术中练力之精华,长劲之秘诀。表面看似简单,好像与技击无关,其实不然,有着独到之处,习之能令人遍体生力,练习月余即可使气力在原有基础上倍增,百日之内即可臂膀力大千斤,再潜心寸劲发力之法,击打力迅速提高数倍。在实战搏击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习者可自己亲身体验,便知我所言不假。此功与《易筋经》同源异流,是调气炼外丹功。 一、易筋换劲桩 常人之力属后天,是为外力,谷称死劲,亦为僵劲,无有变化...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自然金刚掌

    拳法秘籍自然金刚掌

    本功属硬气功,易学易懂,动作简单,暴发力强。功成,一掌能打断五至九块砖,而且能够表演汽车过身等几十种节目。 一、预备式 面向东方,身体端正,自然轻松,目视前方。 二、双手抱拳 两脚打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两手抱拳夹于腰部。两拳握紧夹贴腰部,上、下反复练习数遍,收小腹,气运到位置,意念约十五分钟。 三、马步蹲式 两脚打开,与肩同宽。气鼓丹田,两手握拳伸直与肩平行,下蹲坐,起身,来回运动数遍...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腰裆劲的练法

    拳法秘籍腰裆劲的练法

    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太极拳的四肢和躯干的动作,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前对脐。所谓丹田,即在脐内和命门穴之处)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爆发力的来源。腰脊控制着腰的松沉直竖和左旋右转,并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上、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都应时刻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腰部的左旋右转,须轻松灵活...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腰腿间偏沉借地力引动拳势

    拳法秘籍腰腿间偏沉借地力引动拳势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摆脱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合称地力)的主宰。只不过由于太熟悉、太适应了,坠已经没有感觉,不以为然了。但我们太极拳研习者却一要重视它,二要体会它,三要利用它,否则,拳艺水平就达不到纯正自然的程度。练拳要明白,我们之所以能气向下沉、体向下松、沉肩坠肘、塌腰落胯、脚踏实地,是因为地心引力使我们身体具有了重量。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是做不到这些的...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